回流线系列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中心 > 回流线系列

服务热线:0755 28160800
地址:中国 深圳市 宝安区石岩
      街道水田社区第二工业区
业务直线电话:
(86)0755-28160800
(86)0755-29839665
(86)0755-29839692
业务传真:(86)755 2344-2951
前台电话:(86)0755-29839341 
前台传真:(86)755-2983-9345
邮箱:ytsales@www.ecccar.com

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的路径探析 以黑龙江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4-03-29 10:36:06 来源:亿百体育 作者:亿百体育官方 [返回]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推进,如何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金融服务需求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供需两端总结了目前制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的因素,并对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原有的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制造等经营活动随着乡村地区三次产业的逐步融合,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需求。乡村金融服务需求也不再局限于狭义的种养殖业,而是会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模式。例如,乡村旅游、现代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方面的发展会增加金融服务需求。

  (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服务需求明显上升。乡村振兴战略下,各类农村新型生产主体的“新农人”将是乡村振兴的主体,随着乡村生产经营主体的改变,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农业规模经营的推进、乡村产业的振兴、农村基础设施的升级,都显著推高了金融服务需求,由此带来了所需信贷额度的快速提升。

  (三)乡村金融服务需求期限较长。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会逐步加快,因此,金融服务需求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产业内融合会带来覆盖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此外,产业间融合的金融服务需求期限同样较长。

  (四)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随着乡村地区产业融合步伐的加快,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逐步增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会快速增加,以进行农业生产环节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投入。在乡村地区引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产生了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例如,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等均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金融服务需求将呈现差异化特征。

  (一)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抵押担保难仍是乡村经济获得融资的主要障碍。乡村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缺乏、交易成本高是制约乡村金融需求主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因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现阶段抵押担保机构较少,资产评估、抵押、担保等方面费用较高。此外,额度偏低也无法满足资金需求。

  (二)“去产能”与“补产能”双向不足,制约乡村产业功能链的拓展,降低了产业链融资的可操作性。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基本以初级加工为主,降低了基于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产业链融资模式在农业领域的可操作性。农业生产存在粗加工亟须去产能、精深加工亟须补产能的双向不足,影响了农业功能链的拓展,降低了产业链融资的可操作性。农业加工企业较多,但多以粗加工为主,加工链集中在初级产品上,但农产品加工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部分农产品卖到国外进行精深加工,享受到的增值收益、产品溢价较少。

  (三)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充分,合格承贷主体缺失。乡村地区具有合格承贷主体资格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多数乡村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单一,收入稳定性差,再加上受足额抵押担保物的限制,多数乡村企业达不到银行信贷的标准。此外,乡村地区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资金的流入。

  (四)物流、保险等合作机构缺乏,乡村地区产业链融资的外部服务支撑不够。乡村经济仍以农业为主,而目前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尚未建立,这使得产业链融资下的商品逐日盯市制度、跌价补偿制度存在实施的难度。同时,乡村企业的税费较重,利润被税费大幅拉低。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服务对象的低回报、长期性与金融资本逐利性之间存在矛盾。在乡村地区优质合格承贷主体缺失的情况下,部分县域银行机构将大量资金上存以获得收益,导致部分乡村地区的信贷资金减少。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经营状况欠佳,信贷风险较大,银行在乡村地区发放贷款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二)乡村地区金融风险化解机制缺乏。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投入的风险大。农业生产常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乡村地区信贷面临高风险低收益的困境,发放信贷承担的风险较大。二是社会信用支持体系建设滞后。目前还缺乏对乡村借款主体信用违约的有效惩戒,致使大量信用违约者不能得到应有的惩处。

  (三)乡村地区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创新产品严重缺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产主体的信贷需求也从单一的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到农业加工和流通环节,但是目前针对农产品深加工和周转流通领域推出的信贷产品较少。以安全性、盈利性为目标的银行机构切入产业链融资的主动性不强,对粮食加工企业发放贷款较为谨慎,贷款利率有上浮趋势。

  (四)普惠金融在乡村地区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一是因农村市场竞争机制以及人才技术方面的弱势,乡村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二是在乡村金融发展中对网络信息技术利用不够。由于技术人才的缺乏和对信息技术的不够重视,致使农村金融在运行和产品创新上,都存在对网络信息技术运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影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一)资金需求端。首先,提高乡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大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专业化生产模式的金融支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扩大政策性保险的覆盖范围;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探索农机设备的抵押以及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解决农业生产主体抵质押担保的难题。其次,发展和规范农村小额信贷。放松对小额信贷的业务限制;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避免政府的过多干预;构建完善的农村小额信贷监管机制;建立农户小额信贷担保基金,基金公司对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资金实行部分赔付制。第三,打造产业生态圈、构筑产业金融生态圈。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深入,乡村经济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合作化特征必将得以强化,以“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存在的产业链、产业生态圈将逐步成熟,为产业链金融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二)资金供给端。首先,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乡村金融供给格局。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乡村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较大作用的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方面的扶持,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信贷资金的大规模需求;农村金融机构要支持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在农村资源优势的市场竞争中带动产业的发展。其次,构建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信贷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推进与市场监管作用。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多方参与和市场运作的信贷担保机制;鼓励和组织金融机构积极试点抵押“标的”创新,政府可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与保险相结合的金融机制,有效分散农业保险经营风险所带来的负担;积极探索社会多方合作联合担保的机制。第三,建立规范和科学的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回流机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要进一步扩大现行小额贷款额度,以满足农民生产规模扩大的需求;建立农村金融资金内流循环机制,如规定乡村地区银行机构新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等;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实行差异化监管,对商业银行开展的农户小额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运用差异化的金融监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