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服务热线:0755 28160800
地址:中国 深圳市 宝安区石岩
      街道水田社区第二工业区
业务直线电话:
(86)0755-28160800
(86)0755-29839665
(86)0755-29839692
业务传真:(86)755 2344-2951
前台电话:(86)0755-29839341 
前台传真:(86)755-2983-9345
邮箱:ytsales@www.ecccar.com

做未来海洋经济的引领者
发布时间:2024-04-29 10:54:18 来源:亿百体育 作者:亿百体育官方 [返回]

   

  我国第一支面向海洋经济的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山东海洋投资公司控股的山东海运股份公司第一艘新造散货船“山东海昌”轮交付使用

  新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新热潮。应该看到,蓝区的起步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受全球流动性过剩、发达国家需求回落、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居高不下、欧债美债危机加剧、一些地区持续动荡等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多。以海洋运输业为例,波罗的海指数(BDI)被称为海运业发展的晴雨表,海运业发展是世界经济的风向标。波罗的海指数已从2008年的10000多点降到现在2000多点,充分反映了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的复杂性。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和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交织,把握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之间平衡点难度明显增大。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难度加大,对一些企业和行业的影响开始显现。

  山东海洋投资公司作为省政府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以海洋经济为重点投资领域的国有投资公司,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面前辨识危机、规避风险、抓住机遇、突破发展,做未来海洋经济的引领者,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凭蓝而立,向海而兴,世界经济越是处在周期性底部,越能带来创新与变革。虽然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但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发展海洋经济,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逐渐完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逐步的提升,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慢慢地加强,国际海洋开发合作不断深化,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开发利用海洋的成功经验,为咱们提供了有益借鉴。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陆地资源开发成本高,开发空间小,约束性日益增强,而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极为丰饶的资源,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巨大,海洋经济慢慢的变成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另外,尽管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波动变化对海运等海洋产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也为我们化“危”为“机”、低成本进入创造了大好时机。

  危机中蕴藏着机遇,机遇稍纵即逝。山东海洋投资公司自去年10月揭牌运营以来,分析大势,把握机遇,定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投融资平台、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和技术转化平台、海洋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整合平台,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突出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对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引导、扶持作用,各项业务已全面铺开。心系使命,着眼未来,我们一定要在科学配置海洋资源、正确引导投资方向、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布局、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中体现社会价值,实现自我发展。为此,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确定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发挥国有资本的投资导向功能,扶持壮大传统海洋产业,重点推进海洋科学技术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促进海陆资源科学配置,引导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朝着低碳、生态、高端、高效、高质方向发展,实现海洋经济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立,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引领国内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具体实施路径是,构筑“投资引领、产业整合、创新驱动、人才支撑、文化保障”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夯实“三个平台”,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投融资平台,核心作用应该体现在融资多、投得出、投得准、带得动,集聚社会资本、整合引领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建立功能复合、相互支撑的投融资体系。

  公司成立伊始,我们在夯实基础、高点起步的同时,短时间之内发起设立了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下称“蓝色基金”)及其境外平行基金和海洋基石基金,独资设立了山东蓝色海洋经济创业投资公司(下称“蓝色创投”)共四个投融资子平台。以山东海洋投资公司为主平台,形成了功能复合、相互支撑、协同作战的投融资主体架构,主、子平台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动,成为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蓝色基金”总规模为300亿元,首期募资不低于80亿元,存续期15年,重点投向符合基金功能定位、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特别是重点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重点园区项目。

  蓝色基金的境外平行基金中国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规模30亿美元,以服务蓝色海洋经济为主导,重点投向国家政策允许、具有境内外上市前景的境内企业。

  海洋基石基金采用市场化手段,立足蓝区,对全国,投向海洋产业及其关联产业。

  “蓝色创投”主要通过扶持见效快、回报高、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着力提高我省海洋科学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增强海洋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还需要在立足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开展国内投资的同时,科学利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产业体系调整产生的投资机会,用足用活投融资体系,面向全球“走出去”,延伸业务触角,开展跨国经营,不断壮大投融资平台,真正将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的“桥头堡”。力争到“十二五”末,山东海洋投资公司以参股、控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完成对810家子公司的投资,投资额度达到35亿元。“蓝色基金”力争分两次募集资金达到100亿元,其境外平行基金分两次募集资金达到10亿美元,投资约20个海洋产业项目。海洋基石基金募集资金达到12亿元。“蓝色创投”力争参与设立58支海洋经济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达到10亿元,投资项目达到3050个,为海洋经济发展添加新的增长极。

  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产业体系框架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产业链条搭建。我们应充分的发挥海洋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整合平台功能,加大产业整合力度,通过纵向延伸、横向联合,结成“链条”效应,形成产业体系基础。

  一是通过园区建设整合产业链。园区是产业、项目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半岛蓝色经济区拥有高新区、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园区68家,其中国家级16家。我们将通过投资园区建设,把现代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起的产业板块进行整合,打造全产业链项目。二是通过业务关联整合产业链。推动相关产业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打造利益共同体,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山东海运股份公司作为我省航运支柱企业,必须紧紧围绕“打造现代海运物流公司集团”目标,与港口、物流、矿山、制造等相关产业实现一起发展。目前正与中船重工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密切合作,打造“钢铁造船海运”环形产业链;与青岛港投集团、新加坡万邦集团携手,共同建设运营董家口港大型矿石码头,推动“矿产物流港口”产业链的形成。三是通过大项目整合产业链。充分的发挥大项目引领、连接、完善海洋产业链方面的作用,以项目强化产业基础、调整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合海洋经济产业链,需要半岛蓝色经济区各级政府的支持。我们与青岛、日照、威海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烟台、潍坊等市达成合作意向,并储备了200多个拟投资项目,为整合产业链、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在青岛设立了实业平台山东海洋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建设总投资22亿元的“国际航运中心”,我们赋予该“中心”政府服务、市场交易、国际航运信息中心、国际航运金融保险、国际航运展览展示及会议、国际航运教育培训、人才交流等七大功能。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国际航运相关产业加速发展。接下来,我们还将着重关注滨州滩涂开发、东营未利用地开发及土地改良、长岛旅游岛开发、日照海洋装备制造、威海远洋物流及现代海洋渔业等,投资大项目、整合产业链,打造海洋优势产业。

  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创新驱动。要通过资本对创新成果的持续关注与投入,不断加大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力度,形成核心竞争力。

  山东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十一五”以来全省共承担国家海洋领域“863”计划项目470多项,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但我省海洋研发成果转化率不高,很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我们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和技术转化平台,要加强海洋科学技术创新平台、专业性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三个子平台建设,化“优势”为“胜势”,积极培植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努力在海洋经济多个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成果转化集群。

  一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与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联合著名科研院所启动一批关键领域的科研项目,加强协作与联合攻关,合力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创新要素集聚,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孵化能力。

  二是启动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园区建设。通过产、学、研密切配合,把需要孵化的新技术、达到产业转化水平的新成果引进园区,进行科技孵化,寻找第三方生产企业,使科技成果在园区内与生产企业实现联合,迅速转化为产品。

  三是直接注资扶持实验室研究成果。选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功能性食品、海洋新材料等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科研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其尽快形成实质性成果,转化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培育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我省海洋科技人才相对集中,拥有国家驻鲁和市属以上海洋教学科研机构56所,海洋科技人员1万多人,占全国的60%以上,其中两院院士23名。但与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巨大的需求相比,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专业人才队伍相比,海洋经济高端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还相对匮乏。努力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整合科技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示范基地,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当务之急。企业作为蓝色经济主体力量,更要在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人才高地”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对于山东海洋投资公司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建设自己的人才队伍,适应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海洋产业发展大势。强化人才引进意识,以开放的胸襟和全球化视野,引进发展需要的各种高端人才。通过与高校、国内外知名海洋科研机构合作办学等方式,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满足长线人才需求。通过建立市场化机制,完善各种激励措施,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潜能,用好人、留住人,给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另一方面,要投资人才培养工程,促进海洋产业人才发展。通过参与创新型海洋科技领军人物等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出资推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科研基地和国际学术合作交流项目,打造高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集聚基地。积极参与海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金蓝领”培训工程、高技能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努力建设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基地)和引智示范基地,推进东北亚地区海洋人才集聚中心、交流中心建设。到“十二五”末,我们要引进或签约数十名在海洋产业高端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数百名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锻炼和造就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骄人业绩的资本运营专业队伍。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同样,发展海洋经济,也需要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作为保障。黑格尔说,“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觉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会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这里体现了海洋文化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相比,更富有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这也是西方大国崛起的原因之一。作为中国海洋崛起战略的先行先试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既要坚持好山东人勤劳朴实、诚信为本等优良传统,更要发挥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促动作用。

  企业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最活跃的主体,尤其山东海洋投资公司要着力打造三大“平台”,企业文化更要自觉融入海洋文化,同时用企业文化丰富海洋文化的内涵。通过建立以“包容”、“责任”、“自励”、“执著”等关键词组成的符合海洋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员工以宽广博大的胸怀、敢为人先的信念、勇于担当的气魄、自强不息的斗志、锲而不舍的意志,全身心地投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披荆斩棘、奋勇开拓,勇立潮头、创造辉煌。

  走向海洋,民族复兴。当前,以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为抓手、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大潮涌动齐鲁。山东海洋投资公司有信心、有决心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领导下,在发展海洋经济中逐步的提升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的能力,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培植海洋优势产业,为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作出突出贡献,实现波澜壮阔的蓝色梦想。